为啥过去的人因为穷经常吃咸菜, 却很少癌症? 2个原因值得细思
“食管发现新生物,表明已经糜烂溃疡的迹象.....”医生指着检查的图片,最后停顿了一下,说道:“很遗憾,是食管癌。”
一位老者听言大哭,直呼命运不公,随着自己的父母患上食管癌相继离世,癌症兜兜转转又找上了自己。
六十岁的孙先生是河南人,大概三个月前总有一种“如鲠在喉”的感觉,吃东西不舒畅,一开始以为是咽炎,后来影响进食明显,才到医院检查,最终诊断为食管癌晚期。
据了解,孙先生的父母都是食管癌离世,而且还有一个不良习惯,习惯自己做咸菜或者从市场购买咸菜食用,这一个习惯已经保持了20年之久。而这都是诱发他食管癌的重要因素。
一、为什么河南人食管癌高发?
中国是食管癌大国,病人的数量占世界的一半之多,无论是发病率还是死亡率处于世界前列。我国食管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在世界范围内排在较高的位置,世标发病率为13.90/10万,世标死亡率为12.7/10万。而在中国,河南是食管癌最为高发的省份之一,世标发病率为27.12/10万!
为啥是河南人食管癌高发?
1、新鲜蔬菜吃得少
河南当地很多居民的饮食中都缺乏新鲜蔬菜,都有食用腌制蔬菜的习惯。比如河南林县(今林州市)的居民长期食用酸菜,胃液、尿液中就曾检测出诱发食管癌的强致癌物亚硝胺类物质,长期保持这种饮食模式,容易导致亚硝胺摄入过量,诱发食管癌发生。
2、喜爱烫食
河南人喜爱吃滚烫的食物,食道所能耐受的最高温度为65℃,长期摄入高温的食物,会导致罹患食管癌的风险上升。
3、抽烟
河南省15岁以上人群吸烟率为23.14%,男性更是高达46.06%,《食管癌诊疗规范(2018年版)》中指出,吸烟者罹患食管癌的风险相较于不吸烟者增加了3~8倍,烟草含有多种致癌物,能不抽还是尽量不抽好。
4、喝酒
《2018年酒仙网饮酒大数据报告》显示2018年,中国大陆人一共喝了4800多万瓶酒,其中广东、山东、河南人消费量最高。酒是一级致癌物,《亚洲外科》上的一篇文章指出,酒精是食管癌的明确危险因素,长期饮酒会显著增加食管癌的发病风险。
除了上述的原因外,食管癌的发生还和遗传之间存在一定关系,家族内有食管癌病史的人患病风险也会提高。
但有个很奇怪的问题,早年前生活条件比较差,大部分人都长期吃咸菜之类的腌制蔬菜,但在当时却没有多少患癌的例子,这是为什么?
二、过去的人穷经常吃咸菜,为什么现在的人患癌多?
其实癌症不是单一因素导致的癌症,而受到诸多内外复杂因素影响产生。
1、现在的人寿命更长了
20世纪50年代,我国人均寿命仅有50岁左右,再加上当时的医疗条件有限,很多疾病在早期难以及时发现并进行治疗。而现阶段我国的人均寿命已经达到了77.3岁,较之前得到了很大的提升,在年纪大了之后身体器官会逐渐老化,罹患癌症等多种疾病的风险也会随之上升。
实际上,寿命越大越容易患癌,细胞每时每刻都在不断的分裂、复制,如果因为内在某些原因以及在一些外界因素(如抽烟等不良习惯)的影响下,细胞复制出现了错误,变得不受控制,那么癌细胞也就出现了。
2、现在的人不良习惯更多了
《国民健康生活方式洞察及干预研究报告》中的数据显示,拥有不健康习惯的人占比达到了75.7%。其中包括膳食不合理、不运动、久坐、吸烟喝酒等,而这些因素都与食管癌的发生存在一定联系。
当食管癌来袭时,身体会出现一些异常的症状表现,如若可及时发现并进行干预的话,可获得更好的预后。
三、食管癌到来,身上会有4个“不舒服”
数据显示,早期确诊的患者经过治疗5年生存率可达到95%,中晚期的患者综合治疗后5年生存期仅有20%,可见早期发现的重要性。但临床确诊食管癌的患者仅有5%还处于早期。
当发现身体存在这些症状时,一定要引起警惕。
1、吞咽食物有梗阻感
在进食时会发现食物有明显的梗阻感,早期梗阻感不强烈且很快就会消失,但随着时间的发展,梗阻感会再次出现,且频率和严重程度会逐渐增加。另外,日常进食的时候感觉是食物通过食道不通畅,甚至连喝水都有这种感觉。
2、胸骨后疼痛
摄入食物后感觉胸骨后有不适、疼痛感,呈烧灼、针刺感,在进食干燥、粗糙的食物时,疼痛感会更为剧烈。
3、声音嘶哑
罹患食管癌会导致患者的迷走神经、喉返神经受到浸润,继而出现声音嘶哑的表现,但以声音嘶哑为首发症状的食管癌患者极易出现误诊。
4、其他
食管癌还会引起患者出现反复呼吸道感染、大出血、身体消瘦等症状,当发现身体存在这些异常要及时引起警惕。
食管癌的发生与日常的生活习惯之间息息相关,日常要改掉不良习惯,同时多注意观察身体症状,发现异常后及时就医。
参考资料:
[1]陈琼,徐慧芳,刘曙正,等. 2010—2016年河南省食管癌发病与死亡情况趋势分析[J].中华肿瘤杂志, 2022, 44(1):86-92
[2]王立东,徐瑞华,韩文莉,等.食管癌家族遗传研究相关专业术语规范专家共识.[J].郑州大学学报(医学版),2020